資治通鑒是誰寫的(是北宋的司馬光)
作者: xiaohai6/發(fā)布時間2022-08-06 16:29:54/點擊3634℃
導讀《資治通鑒》是司馬光在其助手劉攽、范祖禹、劉恕等人的通力協(xié)作下,歷時十九年編纂的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該書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終五代周世宗顯德六年(959),錄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之事跡,成書二百九十四卷,另成《目錄》三十卷,《考異》三十卷。全書編成后,司馬光在《進〈資治通鑒〉表》中寫道:“臣今骸骨癯瘁,目視昏近,齒牙無幾,神識衰耗,目前所為,旋踵即忘。臣之精力,盡于此書。”可見,《資治通鑒》確實凝結了司馬光畢生的心血。...
Tips: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治通鑒》是司馬光在其助手劉攽、范祖禹、劉恕等人的通力協(xié)作下,歷時十九年編纂的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該書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終五代周世宗顯德六年(959),錄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之事跡,成書二百九十四卷,另成《目錄》三十卷,《考異》三十卷。全書編成后,司馬光在《進〈資治通鑒〉表》中寫道:“臣今骸骨癯瘁,目視昏近,齒牙無幾,神識衰耗,目前所為,旋踵即忘。臣之精力,盡于此書。”可見,《資治通鑒》確實凝結了司馬光畢生的心血。
宋代以后歷朝歷代的統(tǒng)治者都非常重視《資治通鑒》,在金元明清時期,成為經筵教育的重要內容。后世對于《資治通鑒》的研究也催生了“通鑒學”的興盛,在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qū)也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國家圖書館藏《殘稿》一卷,為司馬光手書原稿。此稿寬33.8厘米,長130厘米,共計二十九行,四百六十五字。記載了自東晉元帝永昌元年(322)正月王敦將作亂起,至同年十二月慕容廆遣子皝入令支而還止,一年的史實。每段史事寫開端數(shù)字或十數(shù)字不等,以下接“云云”二字,為今通行本第九十二卷內容,但有很多不同。朝夕網 www.bugari.com.cn原創(chuàng)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國家圖書館研究館員趙前從這份稀世珍品的形制、內容、書法等方面,對這份手稿進行了解讀。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朝夕網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fā)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fā)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閱讀:3634
擴展閱讀:
下一篇:怎么選蟠桃核,蟠桃核該怎么盤 上一篇:倒立水母:能倒立在海洋里的物種(和其他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