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是怎么死的 四大原因難逃一死(常與太后廝守)
呂不韋是中國歷史上非常神奇的一個人,無論是治國方式還是口才,在中國古代都是非常優秀的,他憑借的三寸不爛之舌,就讓自己終生獲得榮華富貴,就是這樣子一個人,最后竟自殺了,不得已善終,那么呂不韋是怎么死的,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
呂不韋死亡的四大原因
一、與太后私通
關于呂不韋是怎么死的,說法眾說紛紜,在秦王年幼之時,呂不韋處理完政務就會去后宮和太后發生私情,太后也十分風流,非常樂于與其縱歡,也因此,整個秦國的政治大權都在呂不韋一個人手上。后來因為政務過于繁多,呂不韋一心投身政務,就找來嫪毐代替自己與太后歡樂,太后不僅不拒絕,反而更加愉悅,因此秦王年長后對呂不韋懷恨已久。
二、政治理念不合
呂不韋想用《呂氏春秋》治國,而秦王想用《商君書》治國。呂不韋覺得,用法家治國,雖然容易許多,但是非常嚴苛,打理一下諸侯國就可以了,用來治天下就顯得不太實用。而嬴政覺得,法家霸道,可以非常迅速地統治天下,完成豐功偉業,而用《呂氏春秋》則會拖慢節奏,還可能節外生枝。朝夕網 www.bugari.com.cn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三、四處宣講《呂氏春秋》
嬴政覺得無法給呂不韋說服,于是就把呂不韋罷免,讓他回封地安度晚年。但是他利用自己之前做過丞相的身份,到處說服士子、諸侯,讓大家一起學習他的《呂氏春秋》,嬴政覺得這種行為非常會擾亂秦國秩序,于是讓他全家都去蜀地養老,斷絕和其他諸侯的一切往來。
四、以死明志
呂不韋在巴蜀非常孤寂,覺得他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實現了,于是非常難受、郁郁寡歡,并且還寫信威脅他,防止他叛亂,收到威脅的呂不韋也覺得十分害怕,最后喝下毒藥去世了。從現在看來,《呂氏春秋》也是一部非常具有政治意義的治國良書,如果按照呂不韋的方略來,會不會秦國滅亡的就不會這么快?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