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下的清朝刑場:浸豬籠的女子一臉絕望 籠子里的犯人供人參觀
u3i3.com小編優優據網絡最新關于“鏡頭下的清朝刑場:浸豬籠的女子一臉絕望,籠子里的犯人供人參觀”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為了維持社會穩定,所以自古以來犯罪的人都會受到律法的制裁,輕者入獄受罰,重則砍頭示眾,古代有很多慘無人道的酷刑,比如凌遲、五馬分尸、腰斬、砍頭等等,但現在我們只能從文字記載中窺見其恐怖程度,不過1846年相機傳入中國后,一些清朝末年的老照片便被記錄了下來,下面我們來看一組清末刑場的老照片。
這是一張犯人被斬首示眾的圖片,圖中的犯人跪在泥地上,手腳都被綁住了,他的脖子上還系著一根繩子,被人拉著往前傾,離他最近舉著刀的人是行刑的劊子手,他們的周圍還有很多圍觀的百姓。古代對犯人處以極刑時,百姓是可以自發圍觀的,其實官府默許這一行為就是想殺雞儆猴,警示老百姓不要輕易犯錯,不過現在為了不引起恐慌,國家禁止普通人圍觀行刑過程。
這是一張女子被浸豬籠的真實照片,相信大家對浸豬籠這個處罰并不陌生,這是處罰所謂“不貞潔”的女子的主要手段,古代男尊女卑,女人只能是男人的附屬品,所以必須從一而終,哪怕是丈夫去世了也只能安安分分的守寡。若是有人膽敢做出紅杏出墻或者違背女德的事情,那么就會被浸豬籠,即將人裝在豬籠中沉入水中,生還率幾乎為零。
上圖犯人所戴的枷鎖經常在電視劇中出現,其實這個枷鎖是很有講究的,一是束縛住犯人耳朵雙手,防止他們作亂反抗;二是對他們的一種體罰,之所以說是體罰,是因為他們身上戴的枷鎖很有分量。
根據《大清律例》來看,一般的枷鎖有25斤之重,更重的還有35斤,而這些重量全被壓在犯人的脖子和雙肩上。不過更為殘忍的是他們需要戴著枷鎖趕路,清朝流放犯人的路程很遠,最遠的甚至有4000里,而且規定每天最少要走50里,所以很多體弱的犯人還沒走到流放之地就半路累死了。
上面這張圖中的犯人整個被鎖在籠子里面任人參觀,而且籠子由實木打造,十分結實,除了頭可以露出來之外,身體的其他部位全部被禁錮在籠子里,光是空間小就已經讓人難以忍受了,更何況他們放在籠子里的手腳也是被固定起來的。為了保證他們能存活下去,每天都有專人給他們喂水喂飯,簡直生不如死。據記載這張照片拍攝于1908年,至今不過才百年的歷史。朝夕網 www.bugari.com.cn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這張圖片是晚清兩個劊子手的合照,在我們多數人的印象中,劊子手都是膀壯腰圓、長相粗獷的樣子,而圖中的這兩個人正好相反,可以看出他們臉上的表情有些呆滯無神,而且兩人都瘦弱不堪,似乎風一吹就會倒一樣,而且他們腳上都沒穿鞋,由此看來晚清劊子手的生活也沒有好到哪里去。
劊子手以殺人為業,看似兇狠不好惹,但其實他們剛開始從事這個職業時內心也會害怕。1914年,斬首之刑被我國正式廢除,我國最后一個劊子手鄧海山曾經被指責職業過于殘忍,但他認為自己所殺之人皆是罪犯,自己只是聽命行事。
以上就是u3i3.com小編優優據網絡最新關于“鏡頭下的清朝刑場:浸豬籠的女子一臉絕望,籠子里的犯人供人參觀”報道資料整理發布相關事件細節!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