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日本后裔多的原因
勞動力缺乏的巴西
作為南美最大的國家,巴西大地在16世紀的航海大發現時代成為了葡萄牙的直屬殖民地。在1822年,植根巴西的葡萄牙王子佩德羅在巴西自立門戶,建立帝國。同其他南美洲國家一樣,由于巴西當地的印第安人大量病死,巴西的種植園主主要靠黑奴貿易獲取大量廉價勞動力。然而,隨著工業革命的來臨與西方人權自由思想的傳播,巴西也于19世紀中葉(大致在我國兩次鴉片戰爭之間)逐漸開始漸進式的廢奴運動,這也就給巴西社會帶來了勞動力短缺的巨大問題。
大面積的種植園和農場荒蕪,不僅嚴重影響力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還嚴重制約了巴西政府的財政收入。于是,這片因移民發展起來的土地上的統治者,最先想到的就是在全球范圍內吸引廉價勞動力進行移民。
日本人的安家良方
正是在同一時期,日本國經歷了佩里黑船事件后,被迫向列強打開國門。不同于具有廣闊領土的中國,領土相對狹小的日本人口密度極高,且人口大部分世代被束縛在同一職業上。突如其來的資本入侵不僅帶來了西方文明,更帶來了強大的市場沖擊,大量小手工業者、小商人以及沒落的武士階層在明治維新前后迅速淪為赤貧階層。
不同于可以四處逃荒流轉的中國災民,日本貧民的選擇,除了跳海,便只有渡海移民。在隨后的數十年間,日本經濟雖然快速轉型發展,但是過量的人口增殖依舊與相對匱乏的資源依舊不斷刺激著日本人向外尋找出路。于是,干柴遇烈火,巴西政府與日本勞動力一拍即合,大規模的日本移民開始蜂擁而至。不同于天朝上國,日本人政府對于移民也持鼓勵態度。19世紀末20世紀初,日本出臺移民保護法,甚至直接制定了鼓勵移民巴西的相關政策。
日本-巴西人
直到今天為止,巴西的日本人已經達到150萬人,巴西成為日本海外移民最多的國家。20世紀初到二戰期間大量日本人的涌入不僅為當地帶來了充足的勞動力,也為巴西帶來了各種來自亞洲的先進技術與農業品種。
在經歷了早期的基礎階段后,大量日本移民在認同巴西的社會文化后,積極參與巴西社會的各個層面,眾多的日本移民后裔通過各種方式在巴西參政議政,并活躍在巴西社會的各個領域,誕生了一批日裔的高官、將官乃至于明星。例如我們熟悉的巴西足球明星內馬爾與前切爾西名將德科,都具有部分日本血統。
百年前的那場移民運動對巴西社會發展起到了良性作用,同時解決了當時日本國內的人口矛盾。這種特殊時代下的跨國移民運動,為今天的兩國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朝夕網 www.bugari.com.cn原創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